葡萄夏季管理要點
一、促早栽培夏季管理工作(5-8月)
1、樹體管理
1)定梢――根據品種、樹勢與產量的要求,把多余的新梢去掉。一般每畝保留2500-2800根新梢,最多不超過3000根。
2)綁梢:新梢生長超過60cm時開始綁梢,因新梢生長速度與著生部位相關,此項工作一直延伸到果穗套袋前完成。
3)處理副梢;開花前主梢摘心后至花后落果期,副梢已長出2-3葉或3-5片葉,為節約樹體營養,保證幼果發育,須及時對副梢摘心或單、雙葉絕后。
4)無核化處理:對無核和無核化品種進行保果和膨大處理。無核品種保果時間為末花期即花開85%以上,無核化品種保果時間為落花期即花開100%;間隔13-15天進行第二期處理。
5)定產,整穗疏粒;根據目前市場上優質優價的特點,宜嚴格控制產量,提高品質。
產量=穗重×穗數;穗重=單粒數×單粒重。
根據不同品種和食品認證等級,每畝葡萄產量參考標準
早熟品種
中晚熟品種
有機食品認證
400-500kg/畝
500-750kg/畝
綠色食品認證
750kg/畝
1000-1250kg/畝
無公害認證
1000kg/畝
2000kg/畝
6)噴藥、套袋:入梅前應抓緊時間疏粒,趁晴好天氣噴藥(綜合防治的農藥),噴后1~2天套袋。
7)果實軟化后至采摘前10-15天上防鳥網、拆袋;此后至采摘結束不使用任何農藥。
8)果實成熟期摘除老、黃葉,提高架面光照強度。
2、土肥水管理
1)坐果后迅速追肥,一般在5月上旬結束。
2)幼果膨大期澆2-3次水,第一次是落果初期澆一次小水(一般在用藥后,有2-3天晴好天氣時進行),待幼果明顯開始膨大時追肥。根據樹勢與產量情況一般成齡樹每畝施用5-10kg尿素或8-15kg二胺。追肥后選擇晴好天氣澆一次中水,隔5-6天澆一次大水。
3)進入梅雨季節應做好排水工作。清理好溝系,防止積水引起的生理性裂果,若梅雨期干旱少雨應適當灌水。防止葉片老化、黃化加速。
4)套袋后多用葉面肥,每隔10天,根據長勢,多以磷酸二氫鉀為主,也可噴施尿素500倍;噴施葉面肥可增加果實風味,加快枝條成熟,有利于花芽分化;
5)果實軟化、上色后,施用一次鉀肥,再澆1-2次水;
6)澆水后應及時松土,控制好田間及周圍的雜草,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。
3、病蟲害防治
病害的防治不能單純依靠用藥,更重要的是加強綜合管理,不使架面郁閉。
1)大棚內懸掛黃板,密度為24平方米左右一個;4-5月掛第一次,6-7月更換一次。
2)全園主干道上安裝殺蟲燈,50米左右一個,誘捕害蟲。
3)及時防治灰霉病,一般在初花前至落果期用兩次殺菌藥。
4)套袋前用一次綜合性防治農藥,用藥后1―2天套袋。套袋后應經常拆袋抽檢,看是否有病蟲害侵染,樹上應注意蚜蟲、紅蜘蛛及虎天牛是否羽化為成蟲。
3)果實軟化前注意白粉病的防治。
4)果實軟化、著色后注意白腐病防治。
5)拆袋后注意鳥害、蟲害并及時清理爛、腐果。
4、葡萄采收。根據各品種成熟期的先后,一般從6月開始,到10月結束;成熟葡萄采收前要分期分批拆掉果袋,并每3-5天測量糖度,早熟品種可溶性固形物達15%以上即可批量采收;中晚熟品種可溶性固形物達16%以上開始采收。
二、避雨與露地栽培
五一節前用一次1:0.8:250倍波爾多液,防治黑痘病和霜霉病。其余管理根據生長情況參照促早栽培農事作業。